闲窗书课——林雅杰书法学术展
序
雅杰先生尝从容语余:“晨起,浣沐既毕,书《心经》一过。”此即先生之闲窗书课也。以愚之见,大凡能精一艺者,必定有爱好与生俱来,然后下功夫数十载,锲而不舍,乐之不疲,寝馈其中,以抵于成。先生之于书道,盖亦如是而已矣。
先生之书,铁岭王贵忱老既已评隲在前(见《闲窗书课·弁言》),阅之敬服,殆无馀言。今谨就观览所感,略缀数语如下:
余于先生书,印象最深者,无过数端,曰:无争竞心也,无媚俗心也,有书卷气也,有骨骾气也。
当世书坛,可谓千帆竞发,万派争流。书者各自努力,以期卓然成家。斯亦中华传统文化复兴之一翼也!然其人多沦于轻躁,未明艺事之真要在内而不在外。传统文化素养之不修,贸贸然以点画相竞,期穷形而尽相,而不知去书道愈远。反观先生之书,清静自守,恬淡自安,岂不胜彼多矣?
其有视书坛为名利场者,则又等而下之。须知书如其人,断自古训。满心已为名韁利锁拘束,尚何有性灵之自由?舍古贤之高深,就俗尚之浅薄,甚至各出奇招,耸动视听,窃得名利便自以为得计。更不知书道为何物也。反观先生之书,美而不媚,雅而不俗,谦谦自勉,懃懃自力,此真所谓可久者非耶?
先生祖籍福建龙岩,世居广州。父少孤失学,经商,本无诗礼之传。先生少时偶见家中碑帖而喜,临习揣摩,自以入门。迨负笈中山大学,受刘节、何竹淇、戴裔煊诸老教诲,渐知发明书史,益进取。其后,又获粤中书坛耆宿麦华三、谢家因指点笔法,而途径愈明。先生从事文史研究、教学,政协工作,又或参与或主持多种岭南书史之编撰展览出版。于书外功夫浸染久之,因而下笔有书卷气。书卷气者,无他,积内修而外显,清道人所以贵“学人之书”者也。
先生专擅行书,自言以赵孟頫、文征明为基础。窃以为其书由文、赵两家相济,取赵体之深美而避其柔媚,取文氏之骨骾而避其圆熟,以自成风貌。愚又以为,“骨骾气”虽取自文氏,其实亦与先生之性分相关,不然,何能悟得如此解会?近年,先生行书已渐趋人书俱老之境。其作十数米至数十米长卷如《七星岩赋》、《端砚赋》等碑,可为明证。余尝观赏先生所书《广州赋》、《岭南书法赋》, 雅健精絜,深稳持重,叹为岭南行书书碑第一。
余与先生相交多年。知其人,论其书,既受命作序,虽自知谫陋而不辞也。倘有识者见之,或不以其言为谬,则幸矣。
刘斯翰
庚子年秋月于童轩
(本文作者是著名学者、诗人、原《学术研究》杂志主编、广州《诗词报》总编辑)
个人简介
林雅杰(亚杰),1943年生,祖籍福建龙岩,世居广州。毕业于中山大学,历史学研究员。
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,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创会副会长,广东开明画院常务副院长、广东省政协书画院及岭南书法院顾问,广东省政协文史研究专员、广东文史学会副会长、广州市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。
早年曾任中山大学中国史研究室副主任,教授“中国文字与书法”等课程,参加国家重点科研项目《中国历史大辞典》的编纂,任编委。历任广东省政协常委、文史办主任、文史委负责人、副秘书长,《广东省志》编委、广州市十三行遗址开发利用促进会顾问、广州南粤先贤馆先贤评委会专家组成员。曾主持筹建“中国历代书法碑林”,筹办“广东历代书法展览”和“广东历代绘画展览”,主编《广东历代书法丛书》、《广东历代绘画丛书》和《岭南画库》等文献丛刊。
书法擅篆、隶、行、草诸体,作品多次入选国内外大展,并在全国20多处名胜景区刻碑。大型书法长卷《广州赋》和《岭南书法赋》分别入藏广东省和广州市国家档案馆,并刻碑永久保存。《人民日报》、《文艺报》、《中国文化报》、《中国书法》、日本《书道》等刊物曾作采访报道。
主办单位:东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、广东人文艺术研究会、广东开明画院
协办单位:东莞市书法家协会
承办单位:东莞市可园博物馆
策 展 人:李志国、梁凤儿
展览时间:2021年1月8—18日
展览地点:东莞市可园博物馆综合展厅
部分展出作品
▲ 行书《习近平语录》
▲ 石鼓文《五言联》
▲ 行书《陈寅恪语录》
▲ 章草《谢健弘诗》
▲ 金文《十一言联》
▲ 行书《弘仁诗》册页
▲ 楷书《七言联》
▲ 行书《文征明茶事诗》
▲ 行书《许遇砚铭》扇面